华孚色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伟挺
6月1日,2012华孚杯·中国色纺时尚设计大赛以“色纺时尚源动力——源创有型有色”为题再次拉开序幕。启动新闻发布会后,华孚色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伟挺先生接受了媒体采访。从大赛目的到棉价波动、企业战略、成功经验,被誉为“色纺教父”的孙伟挺侃侃而谈。
希望大赛作品更接近市场
记者:色纺时尚设计大赛已经是第三届了,今年以“源创有型有色”为主题,该主题的意义是什么?你对今年大赛抱有什么样的希望?
孙伟挺:华孚作为一个纱线企业,承办时尚设计大赛没有经验,在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的带领下,已经成功举办了两届,总体是符合我们的期望。不过这个期望重要的是从企业的销售结构领域看。从实际看,华孚在国内和国际的销售结构每年大约有5%的转变,国内的市场占有率、消费结构都在变化,这也充分证明国内消费者对色纺纱从了解到使用的比例在局部提高。
就大赛本身而言,大赛的主要设计人员是大专院校的学生,刚开始大家都不知道色纺纱。很多学生,包括讲师、教授只知道面料,但不清楚面料是经过染纱或染布,还是染纤维。染纱或染布、染纤维后织成的面料有何差别,有何优势,正因为不清楚导致设计行为针对性也不强。从总体情况看,参赛作品是一届比一届更成熟一些。这一届赛事为了真正把色纺的内在魅力释放出来,华孚和协会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5月19日在位于浙江上虞的华孚色纺工业园,我们组织了一个高校老师交流,让老师们加深对大赛的了解,近距离感受色纺时尚的魅力。之后我们也注意到,每位老师回去后都非常认真给学生进行传授。正是通过这样的努力,使得院校老师、学生对色纺纱线的优势、风格把握会比过去好很多。同时,我们也分别对学校里对休闲、运动类设计比较好的教授进行深度沟通。我想,吸引他们的参与,能使大赛产品端有更高的水准,进一步彰显色纺的真正魅力。
与此同时,通过前两届大赛,我们也感觉到大赛的设计作品跟我们真正生活的关联还不是很大,有一点舞台秀的感觉。这一届赛事,我们也想在生活化、商品化上取得一些突破,能够使人们通过大赛创作的服装作品产生实际的联想,就是感受到穿在我身上会怎么样。这就是我们对第三届大赛的期望。
记者:在色纺纱产业链知识普及上,除了高校师生的培训外,还有其它的方式吗?
孙伟挺:色纺纱产业链的知识普及,比如纤维、纱线、面料、服装知识的关联性,高校培训是主要的途径之一。第二,关于色纺纱线产品本身的优势,以及怎么应用,这也是非常关键的知识普及,现在主要通过网站进行传播。此外,我们还有一些工具,包括企业的一些资料,我们做的一些设计方案等。
记者:前两届大赛产生很多优秀作品,它们的商业价值如何?
孙伟挺:实际上前两届大赛带来的商业价值不是很高,因为还是只停留在舞台秀的层面,仅仅是一些创意。从作品创意到一种真正的设计,直到为我们消费者所接受,还是有一个过程的。对第三届大赛,我们力求能够更加的生活化,更加能够增加创新性,这也是我们去追求的一点。
记者:这次大赛的征稿时间相对来讲更短了,请问我们能保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征集到足够多的设计稿吗?
孙伟挺:看上去是更短了,但我们的准备、沟通比前两届要长一点,无非就是台上的功和台下的功。
记者:对参赛选手的发展情况,华孚还会持续关注吗?
孙伟挺:我们肯定会关注,就像前面的几名,我们本身也有过合作尝试,当时第一届赛事结束后,我们曾把金牌选手请到公司,准备为她单独做一个工作室,开展设计开发工作,但是没有成功,为什么没成功呢?因为她资历还比较浅,在她不能成为一个独立设计师的时候,我们如果就把她养成来或“包”起来,就会把她“包”死了,所以最终我们还是把她放掉,之后她到了广州的最有名的设计师品牌去工作,我们也和她保持着联系。一个设计师的成长到成熟,需要有一个艰苦的过程。
我也有个梦想,就是希望以后能对接色纺纱的产业系列,成立相应的工作室直接为终端品牌服务,终端品牌的设计办公室设在华孚,这样的独立设计工作室能够直接为终端服务,这样一来,工作室能够赚钱了,而华孚能够把色纺纱线推广出去。这还是梦想。
顺应环保、时尚、科技需求
记者:华孚的品牌定位为“时尚源动力”,本届设计大赛也提出“源创有型有色”的主题,华孚如何实现源头时尚?
孙伟挺:这是我们的身份证啊!因为我们的源头,在整个产业链,纤维、纱线、面料、服装,纱线还是处在源头的位置。从整个服饰产业的角度看,现在专业的消费者还不多,大量的消费者还是盲目的。从营销的观点讲,怎么样能使得消费者能够成熟,做出成熟的选择,而不是很盲目的选择,或者不是受到别人的影响的选择,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
通过色纺时尚设计大赛,包括各种各样的市场推广或商务活动,其目的也就是想让大家认识到色纺纱的好处,通过有效的传播,使大家在买色纺纱的时候非常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去选择。发布会上,徐文英副会长也讲了,色纺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环保性。用三分之一的纤维去染色,染好的纤维产品跟没有染色的三分之二的原色纤维进行混色。也就是三分之二的纤维不需要染色,不会产生污水,只要用三分之一的水染色就行了。可以说,这是一种从染色源头集中性能节能减排的工序。这个产业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的增强而持续发展,比如国际服饰品牌H&M,就承诺2020年以前所有的棉花都要用“友好棉”。正是这个产业环保性、人性化优势明显,产业发展前景未来是看好的。
第二,从价值观的角度看,这是一个时尚的朝阳产业。因为相对于染纱染布而言,无论是漂白还是染色还是印花,无论深浅都要100%的加光,而色纺进行混色的方式会带来很明显的色彩表达,而这种色彩表达确实能感觉到一种朦胧、层次、空间的立体感,这是染纱染布所不具备的。我经常讲,假如有一个服装革命的话,就要彻底的从原来打扮人变成为衬托人的改变。我经常观察道路上行走的穿色纺纱的人,相对而言,往往更时尚一点的人自觉不自觉用色纺纱多一些,这也许是一个巧合,但这也跟主流的服装消费趋势有关,原来大家比较喜欢用比较张扬的颜色去衬托打扮自己,这样会显得更加引人注目,更加能够去表达自己,但事实上,一个真正自信的人是需要通过服装去衬托他内在的东西,衬托他的形象和气质。这也背后支撑他的消费行为是他的价值观。
第三,色纺产业的科技性。无论是染纱还是染布,两种不同性质的化学纤维的PH值不一样,有的是耐碱的,有的是耐酸的,但通过色纺的技术能够做到这种相互有冲突的纤维的混纺,大大扩展了产品开发的领域。因此,多种成份的组合混纺,色纺有天然的优势。技术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把三种不同的纤维分开染,染好以后是混色,混色之后进行混纺。
环保、时尚、科技,这是目前当今社会的一个主流的价值倾向,而色纺是最能表达这三个主题倾向的方式。
记者:当初华孚提出“五年变莱卡”的目标,现在五年快过去了,请问企业在推广终端品牌上面有没有较大的推广计划和具体的措施?
孙伟挺:对这句口号,我们更多的还是一种精神体验,华孚的色纺纱线最终要在全球性休闲、运动类品牌当中有较大的认知、认可度。当然从显性角度来看,我们还是希望做一个吊牌,比如品牌服装的纱线原料由华孚来做,挂牌认证,这是我们的终极目标。目前莱卡也是这样运作方式。但目前还有一定的难度,像一线品牌或国际品牌还不愿这样做,尽管华孚产品的占有率已经非常高了。
纱线企业的特点就是所谓的“前道式营销”,即先做趋势,然后再做产品的设计、开发,然后做好流行色咭。色咭实际上就是产品方案,然后再交到终端的设计师手里。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华孚对这种营销模式已经轻车熟路了。在全球,华孚主推的是休闲类、运动类,内衣和家居类也有一定的比重。休闲和运动两类企业,我们在全球锁定了约300多家,进行定期沟通,让终端品牌设计师了解华孚的研发新趋势,也让我们了解他们的新需求。
中国企业要掌握价格话语权
记者:前段时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发布了上半年中国纺织行业的整体运行形势,认为国内外棉花价格的差距拉大,较大影响了2012年的行业发展整体形势,华孚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对原料价格的波动有什么感受?华孚又是怎么来克服国内外棉花价格拉大的压力的?
孙伟挺:这个问题是企业、行业,乃至国家非常纠结的一个问题。华孚也是一样,承受较大的压力,当然我们的附加值还是比较高,尽管如此,我们还有60%到65%是受原材料波动影响,而从事坯纱生产的企业有可能占比达75%到80%。
大家都知道,现在国际国内的棉花差价,基本上在4000元左右。从实际情况看,国家出台的对棉花的收储政策看,国家政策对纺织行业倾向于保护的,不光保护了农民,也保护了纺织工业。现在,中国是最大的消费国,怎么样利用消费的话语权,去抵消国际国内的原料差价带来的影响,能够使得自己不仅要把制造业做好,也要把流通做好,真正掌握价格话语权,这不光需要企业、行业共同努力,也需要国家层面增强智慧的碰撞,真正从中期、长远来解决棉花产业,否则的话一切都无从谈起。
记者:色纺行业存在三大风险,一是经营上的库存风险,二是技术方面的技术风险,三是现场管理的风险。华孚已成立十九年了,企业抗风险能力还是非常强了,请问华孚在这几个方面是怎么做的呢?
孙伟挺:一个新东西产生以后,也是一步一步发展和走过来的。有些产业非常标准化,就是只要产业发展成熟之后,有很多的经验和模式,是可以复制到所有的创办者的。但像色纺产业有着特殊性,是一种新的类型,比如说随着产业的发展,企业的规模优势显得很重要,正因为面临着三个风险,这也是这个产业发展还不是非常快的一个主要的原因:
首先,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假如纱线没有库存,很难接好单,假如纱线有库存,将面临着市场的风险,尤其是色纺纱企业,因为色纺纱是有颜色的,颜色有流行属性,企业对流行趋势把握不准,产品就会面临贬值。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如果要有快速反应,满足终端客户的快时尚需求,我们必须要有一部分库存,但是放库存会面临着一个风险,如果是小企业,一千吨纱亏两千万,企业就可能倒闭了。
第二是技术。大家都知道纺纱的流程非常长,从棉花进去到纺纱出来,有七八个设备串连在其中,也有很多个工艺参数,像现在的华孚,一个月约2万到3万的参数变化,一旦其中有个参数搞错了,就会带来非常大的问题。比如前段时间媒体揭露的服装成份问题,成衣标注的60%的棉花,40%的涤纶,但经过权威机构检测,棉花为59%,涤纶是40%。这可能不是诚信道德的问题,根本原因是技术问题,原因是厂商参数控制不好,导致组份出现偏差。又比如各种颜色的混色比也很难把握。这些都要靠技术管理系统去解决,所谓的风险就是这个。华孚是国内第二家在纺织服装领域导入ERP系统的企业,另一家是从事坯纱生产的企业,品种相对简单许多。按照目前华孚色纺纱的品种结构,如果还是人为的管理,按照目前的管理状态,肯定会错误百出。我们导入SAPERP系统后,结合色纺纱的特点经过多年的开发,形成较完善的技术管理系统。
第三个是现场管理。要做好色纺纱,现场管理和清洁生产的要求相当高,不同颜色、不同纤维的不能相互干扰,相互干扰会导致质量等问题出现。同行的上市公司,也都做过战略方面的调整,希望能够上色纺纱,但这些优秀的企业为什么没有上成,主要的原因就在这三个方面。
资讯排行
- “聚链创新·应对变局”2024毛纺织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大朗召开
- 总成交额超4000亿元!十大篇章解读2024年柯桥纺织高质量发展之路
- 质领2025·先锋谈|宁纺集团总经理徐建林:解锁“12346”密码,开启发展加速度-纺织服装周刊
- 2024藤模年终时尚盛典|全龄共赴,致敬经典-纺织服装周刊
- 武汉时装周之今日非遗,变化中的新生
- 35个!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公布
- 中国纺联启动《纺织服装行业碳足迹管理体系》标准编制工作
- 追忆黄金十年,中国服装产业“时尚觉醒”纪实-纺织服装周刊
- “乌蒙村秀”新年唱响彝族服饰时尚新乐章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校长俞建勇:希望见证中国纺织科技的强盛-纺织服装周刊
- 打造棉服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 设计师关淑敏:以花入衣,探索中国高定自信新表达-纺织服装周刊
- 乘改革之势 开锦绣新篇,2024中国纺织大会在柯桥召开!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行动 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生态管理
- 花禧乐纺织:乘国风之势而起,舞动时尚新姿
视觉焦点
- ECO-NOVA可持续时尚大奖颁奖,30个户外运动产品获奖-纺织服装周刊
- 中国现代内衣之父——安莉芳集团创始人郑敏泰
- 追忆黄金十年,中国服装产业“时尚觉醒”纪实-纺织服装周刊
- 质领2025·先锋谈|宁纺集团总经理徐建林:解锁“12346”密码,开启发展加速度-纺织服装周刊
- 鸿天集团核心业务持续增长,创新驱动发展新篇章
- 2024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年度大盘点——十大新闻事件-纺织服装周刊
- 中国纺联会长孙瑞哲:立高远之意,行笃实之效,创开阔之境!
- 山东联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启升:为美好生活创新
- 筑梦甲子、继往开来,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迎来60周年-纺织服装周刊
- “乌蒙村秀”新年唱响彝族服饰时尚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