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今年棉花价格又开始涨的消息,江苏省盐城东台市某村棉农臧庄年却并不怎么兴奋。
因为今年他的棉田里没有种一棵棉花,一斤子棉3.7元的价格对他已经没有意义。
臧庄年今年50多岁,全家有4亩棉田,以往的时候,“每年水稻收入4000多元,小麦2000多元,相比较来说,棉花收入是我们家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臧庄年说。
尽管是主要的收入来源,但棉花却是让臧庄年“最头疼的”。原因就是“每年棉花价格波动大,太不稳定,因此每年的收益差别很大:今年赚点钱,明年或许又赔进去了。”
臧庄年有记账的习惯:2002年,他植棉3亩,产量2039斤,平均价格2.13元,他全面的收入能达到7181元,但到了2006年,他植棉4.4亩,产量2102斤,平均价格2.28元,他全年的收入却只有4787元。
“价格都是人家收购站说了算,我们虽然也讨价还价,但一般也就是争几分钱。”臧庄年说。
臧庄年郁闷地表示,近几年种棉赚的钱越来越少,对于种棉花他有点“伤心”了。
“我明年还不打算种棉花。”臧庄年并不为今年没有种棉可惜。“虽然今年棉价高,但扣除了涨得更高的种植成本,还是赚不了几个钱。”
“与其这样,还不如去城市打工呢!”臧庄年说。种了20几年棉花的他开始另谋出路。
臧庄年不过是全国7个主产棉省(自治区)棉农的一个缩影。
近日,乐施会和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新疆师范大学完成的一份关于我国棉业发展的报告指出,“入世”后市场开放导致中国棉花进出口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中国服装产品出口,但对国内棉花产业和棉农生计造成了严重冲击。
短短几年间,中国棉业及棉农饱尝了“入世”冲击之痛。棉花,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大豆?
棉业之痛
在这份名为《2009年多哈回合谈判重启——中国棉业依然步履维艰》(征求意见稿)的报告中,专家指出,“入世”之后的市场开放令中国棉花进口急剧增长,使得国内棉花新增需求的近一半为进口棉占领。进口棉的强烈冲击,令中国棉农丧失了市场的“半壁江山”。
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进口量是2001年的19.5倍;棉花产业原材料对外依存度增加,2002年至2007年,进口棉占中国消费总量的20.2%,最高时达到31.7%。与此同时,国内棉花自给率由99%下降到77.6%,最低时降至64.9%。
棉花的大量进口,为美国、印度等棉花生产和经营者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这也意味着,中国棉农在贸易自由化的市场上直面相遇享有政府高额补贴的美国大棉花场主。不知不觉间,中国棉农丧失了近一半的市场机会。”乐施会项目官员刘源博士说。
“从全国范围来看,2009年农户棉花种植意愿呈现下降趋势。”1月29日,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村发展研究室主任杜珉研究员对记者说。杜珉同时是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
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在2009年,有38.4%的农户选择减少棉花种植面积,37.59%的农户选择种植面积不变,只有24.01%的农户选择增加棉花种植面积。
据杜珉分析,2002-2008年,农户植棉每亩利润分别为211.3元/亩、461.3元/亩、223.4元/亩、331.4元/亩、335.7元/亩、387.9元/亩和141.6/亩,年际间的波动幅度分别达到309.6%、118.3%、-51.6、48.6%、1.3%、15.5%和-63.5%。
“农户植棉收入不稳或下跌,除了农资上升导致成本增加因素以外,大部分年份是由于价格不稳或下降所致。”杜珉说。
杜珉表示,2008年虽然棉花单产提高,从上年亩产85公斤增加到89公斤,但是由于植棉成本上涨,棉花价格下跌,绝大多数农户植棉处于亏损状态。
下一个大豆?
尽管对当前中国棉业发展充满忧虑,但在杜珉看来,在较近的一段时间内,棉花产业不会重蹈大豆产业覆辙。
“从目前情况来看,他们在国内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上所占比重依然非常小,在近一段时间内还难以主导国内棉花流通渠道,也难以获得国内棉花定价权。”杜珉说。
杜珉分析,这主要是由于目前外资进入棉花产业的程度较低,经营量占棉花市场的份额较小,棉花自身的产品特性和复杂的价格形成机制又使得外资很难通过控制某一个环节来掌控整个产业链。
记者了解到,外资在国内棉花市场主营流通和进出口代理业务。2005年,路易达孚(北京)贸易有限公司在中国取得棉花流通方面的经营资格,之后美国嘉吉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新加坡的翱兰(上海)商贸有限公司等几家国外公司也获准参与棉花经营。这些企业经营的模式主要是从加工企业手中购买棉花出售给国内纺织企业,本身不参与棉花加工。
同时,外商投资籽棉加工业仍被国家限制,当前外资在棉花期、现货市场中经营份额非常小。
“近年来,我国棉花产量达700余万吨,消费量上千万吨,若以外商经营规模量最大的2007年来计算,其经营量仅占当年国内总产量的1.7%,占国内总消费量的比例不足1%。因此,外商经营棉花量占国内棉花市场的份额非常小。”杜珉说。
据调查,从2005至2007年度,经营规模最大的外商路易达孚(北京)公司三年经营量分别为5000吨、2万吨和8.7万吨,共经营棉花10万多吨。
同时,在杜珉看来,从产品的自然属性和价格形成机制来看,棉花与大豆都有着明显的区别。由于棉花产业链较长,市场主体较多,定价机制复杂,在已经对内、对外开放的市场条件下,棉花产业链中流通加工业、纺织业、服装制造业都拥有定价话语权。
“因此,外商渗透和控制棉花产业链的难度要大大高于大豆产业链,就目前和较长一段时间来看尚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杜珉说。
杜珉同时也表示,我国应对棉业跨国公司在国内的经营活动予以及时监控,同时,也应从各方面出台政策措施,进一步提高国内棉花产业的竞争力。
完善调控政策关乎农业安全
在杜珉看来,当前棉花产业最需要关注的是市场化改革和国家宏观调控在改革中发挥的功能和作用。
记者了解到,国内棉花产量不足需增发配额,扩大进口数量,当棉花需求疲软时,出台储备政策,但调控的结果总是差强人意。
以国家专项储备政策为例,其对托市、稳定棉花价格和农户植棉收益作用甚微。杜珉分析:一是收储对象是棉花流通加工企业,且限于参加质检改革的400型大包棉花的企业,收储政策直接受益者是实现收储交易的企业不是农户。二是收储政策出台时间在棉花收获以后,特别是收储量较大的150万吨在12月底出台,价格经过传导时间,传导到农户时籽棉出售旺季已过,因而对农户植棉收益影响非常有限。
“国家收储价格没有起到托市的作用。按照收储12600元/吨的价格,折合籽棉价格为2.65-2.75元/斤,实际农户拿到的价格远远低于这个水平。”杜珉说。
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村发展室2008年11月在湖北的调查,当地的收购价格仅有2.00/斤,比国家售出价格低35%。
因此,杜珉建议,尽快出台棉花最低收购价政策以及相关补贴政策,提高棉农的生产积极性。如可在新疆等主要棉区进行棉花最低收购价政策试点;将棉花列入生资综合补贴范围,实施补贴政策等;针对棉花收储政策中的不足,在及时综合发布市场信息的基础上,依据不同棉区所具有的不同销售进程特征来实施棉花收储政策。
同时,杜珉建议,要坚持棉花进出口关税配额和增发部分的滑准税制度。但是滑准税基准价格(目标)的制定应做到,有利于纺织企业的用棉需求,有利于农户植棉收入的稳定提高,和有利于我国棉花生产的可持续和稳定生产。
杜珉特别指出,我国涉棉政府管理部门近10个,每个部门均有其信息渠道,每年定期或不定期根据其掌握的信息资源作为本部门决策参考依据。国家部委级信息相互撞车矛盾,一方面给经营企业和农户带来困惑,另一方面使国家决策的科学性大打折扣。
杜珉建议,要研究和建立统一、准确以及权威的棉花数据统计系统,采取科学的统计方法和措施,摸清中国的棉花产销数据。这样才能够提高国家对棉花产业的决策水平和调控效果,否则中国棉花产业调控依然摆脱不了数据谜局。
来源: 中国纺织网
相关资讯
- 岁末年初,盘点纺织行业数实融合最新进展-纺织服装周刊
- 远信工业、海宁纺机当选新届执行会长单位!中国纺机协会印染机械分会聚焦热点,理性判断前行方向!-
- 筑梦甲子、继往开来,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迎来60周年-纺织服装周刊
- 总成交额超4000亿元!十大篇章解读2024年柯桥纺织高质量发展之路
- ECO-NOVA可持续时尚大奖颁奖,30个户外运动产品获奖-纺织服装周刊
- 世界布商大会
- 2024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年度大盘点——十大新闻事件-纺织服装周刊
- 新华社刊发:“老”纺织“新”力量
- 乘改革之势 开锦绣新篇,2024中国纺织大会在柯桥召开!
- 35个!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公布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行动 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生态管理
-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行动 强化食品生产经营全链条生态管理
资讯排行
- 郎溪加速推动纺织产业提“质”向“新”
- 2025中国(郑州)国际纺织服装面料辅料及机械展
- 远信工业、海宁纺机当选新届执行会长单位!中国纺机协会印染机械分会聚焦热点,理性判断前行方向!-
- 岁末年初,盘点纺织行业数实融合最新进展-纺织服装周刊
- 花禧乐纺织:乘国风之势而起,舞动时尚新姿
- 武汉时装周之今日非遗,变化中的新生
- 质领2025企业谈|新乡化纤党委书记、董事长邵长金:向“新”求“质”,逐梦白鹭新篇-纺织服装周刊
- 打造棉服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 李强在浙江调研时强调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奋力创造高质量发展新业绩
- 2024第十八届冷链产业年会暨第二届南亚东南亚冷链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昆明举行
- “乌蒙村秀”新年唱响彝族服饰时尚新乐章
- 产学研用 校企合作 助推产业设计创新升级
- 2025中国(郑州)国际服装纺织面料辅料及机械展
- 携手打造央地合作新标杆,通用技术高新材料集团领导调研盛泽、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
- 设计师关淑敏:以花入衣,探索中国高定自信新表达-纺织服装周刊